close

http://www.thenewslens.com/post/40765/ | 作者:任檥(做過三年美術設計人,一年半文創人,一年新聞人,現為傳播魂、社科魂。twitter: @jobsadam)

我的立場是,我不只反對新一代設計展,我更反對以「校系」為單位視作畢業成果展覽唯一形式。

學設計本身就很花錢了,但今日不只是花多少錢的問題,新一代設計展背後也有許多問題值得討論。若把參與新一代設計展的學生視為產業後備軍,那新一代設計展的問題,也會是設計產業、文創產業的問題。經濟部到現在仍用製造產業的方法在推廣文創產業,讓同學在進入職場前先體驗經濟剝削,新一代設計展本身就是最好的例證。

先摘要一下,在我看來,新一代設計展有以下問題:

學生展現創意的機會淪為大學宣傳與招生的手段。
新一代展如同大賣場,或電腦展、傢俱展和書展等,只是個集合。
企業主和參觀者只是走馬看花,眼光往往放在校系,而非設計者/團隊身上。
新一代展為學生展現作品唯一管道,在校內遭淘汰後,便無緣面世,恐有遺珠。
非北市大學學生需移地參展,無法與在地結合。
我反對以「校系」為單位視作藝術/美術/設計畢業成果展覽唯一形式,這類展覽只能拿來宣傳和招生,對於發揮宣傳和招生以外的功能,並不能抱太多希望。


因為新一代設計展或校級畢業展的氛圍就像商業貿易展覽,只是個集合(如同常見的電腦展、傢俱展和書展),展覽領域橫跨產品設計、平面設計、視覺傳達設計、空間及景觀設計、流行時尚設計及服裝設計等,像是大雜燴一樣塞在同一個空間裡。

企業主很難在高密度的美感刺激下,對「某位同學 / 團隊」有真正深刻的印象,走馬看花式的觀展也無助於提升普通參觀者的設計美感,或是對某個設計領域的瞭解。看完新一代後,只會有「某校好強」、「某系好酷」、「某校好大」、「某系好玩」等粗糙的印象。

另外,很多學校採「淘汰制」,經過老師/校方挑選心目中「夠資格的」、「有設計感的」、「政治正確的」、「符合業界規範的」作品,才有機會擺到世貿裡給大家觀賞,這之中有多少創意先鋒遺珠,可想而知。

而且,新一代設計展從1982年至今,從未離開台北市舉辦,是否對其他縣市不太公平?單純因為大學多半集中於台北?經濟部有沒有考慮每年或每隔幾年移地舉辦?現今非北市大學的學生往往需要花一大筆運費和交通費跑到台北展出。台中有大墩、高雄有駁二、台東有美學館,若能以地方為主,發展設計教育,這樣的文創想必更精彩。

加上除了大型展演場地, 還有隱藏在巷弄中的小型文創空間,若能讓學生以「個人/團隊」為單位去使用這些空間,必能使學生和作品成為主角,而非學校系所。經濟部更可以把這些散落台灣各地的展演空間培養成「珍珠」,接著整合行銷,串成環繞臺灣的「珍珠項鍊」,形塑台灣設計特色,而非把所有資源全放在天龍國。

因此,可能的做法是,大學系所與經濟部應尊重並補助同學設計, 讓學生能以「個人/團隊」為單位,去製作畢業成果展覽,讓學生自己去找場地、贊助、行銷,設計屬於自己的設計,而非學校的。

完成「個人/團隊」的畢業成果展後,再讓學生依需求或設計形式,自行決定要不要參與「校級」或「國家級」展覽,讓企業主把眼光從「校系」移開,轉回「設計者/團隊」身上,讓普通參觀者可以好好把學生的作品看一遍,好好聽聽作者的介紹,好好和作者聊聊天,都勝過像逛大賣場一樣走幾遍世貿。

然而,不可否認新一代有其面向國際的存在必要性,但學生畢業作品心血應有更多發展的可能,大學設計相關系所應擺脫新一代設計展的桎梏,把設計還給學生,把產業還給地方, 如果經濟部只會花錢把大家集合起來造勢,「文創產業」四字不過是賺錢的謊言。


就我看來,從太陽花學運到反對新一代,是一場年輕人向「政府/學校」奪回話語權的行動,由於代議制度的失靈、新一代設計展的缺失,讓學生不再認為「政府/學校」是真的「為我好」,讓我們嘗試走出自己的路。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設計
    全站熱搜

    iWe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